
早在去年凯特琳-克拉克还没有进入WNBA前,她已经是在全美打响了自己的知名度。BIG3联赛创始人Ice Cube也向她抛出了橄榄枝。

在去年3月份,克拉克还是大学运动员身份的时候,BIG就开出了一份500万美元的报价,这份报价只需要打8场常规赛+2场季后赛,当然时长也差不多在两个多月,且和WNBA赛季时间会有冲突(但BIG3表示允许她兼顾WNBA)。而除了500万刀工资,凯特琳还可以从周边商品销售和赞助中获得额外提成。

当然,别看当时克拉克还是大学生,但因为NCAA开放商业赞助。克拉克当时的NIL预估已经超过了300万美元,所以500万美元对她来说也不算天文数字。
在当时说起这个事,她说:“老实说,我没跟任何人讨论过这事,我身边有其他人处理这事,他们一个字没跟我说。我现在主要专注在球队(大学),帮助我们找到赢球的方法。”

后面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,克拉克最终以状元身份进入了WNBA,而她的状元年薪仅为8万美元左右, 但她还有和耐克的8年2800万美元的代言合同,以及其他众多大牌的青睐,实话说WNBA工资基本上是可有可无。

而在最近的报道,BIG3的员工透露,当时联盟在原本500万美元的基础上把合同提高到了1500万美元,但依旧遭到了克拉克的拒绝。
克拉克可以说是比较爱惜自己羽毛的,以女性身份参加BIG3,首先这个比赛从竞技层面来说很难让她提高自己的实力;而以女性身份参加,自然也会成为联赛的炒作话题之一,最终也是被当做赚钱炒作工具;尽管打WNBA赚钱少,但这是成为女篮球员打怪升级的必经路线,为了赚点外快影响自己的主线剧情得不偿失。

当然1500万美元的报价确实足够惊人,即便是现在NBA球员不管是按照时间还是按照场数拆开来算,赚钱速度都比不上这份报价来得快。而如果接受这样一份合同,也会起到锚定效应,让其他找到克拉克的人得拿出比原本预期更高的报价。

克拉克带来的效应确实太明显了,在她之前,WNBA全明星票王的票数仅为9万票,而她加盟第一年,就把这个数字干到了70万票,而今年更是来到了129万票!而她的队友索菲-坎宁安仅仅为了在场上为她出头,就增加了超过一百万的社媒粉丝。这几年赶上红利期、加上克拉克效应,WNBA的球市、各队的市场价值都显著提高。

克拉克可以说确确实实实质性的提高了WNBA的影响力。商业价值方面克拉克已经展示了她的影响力,未来就看看在竞技层面,她能把球队带到怎样的高度了。
早在去年凯特琳-克拉克还没有进入WNBA前,她已经是在全美打响了自己的知名度。BIG3联赛创始人Ice Cube也向她抛出了橄榄枝。